河北邯郸工亡案:在困境中寻求转机

原创作者: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 咨询电话:13910909615
在法律的舞台上,每一个案件都是一场复杂的戏剧,而河北邯郸的这个工亡行政诉讼案则像是一部充满曲折情节的长篇剧作。
2025年3月14日一早,从九点半到十点半,在律师楼里,我和助理小张一起简单约见了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家属。她乘坐高铁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厚厚的资料。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执着,那是经历了多年诉讼后的痕迹。
这是一个打了三轮一审和二审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案子。
在前面两轮中,家属都胜诉了,这本该是值得欢呼的胜利,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当地人社局无视胜诉结果,就是不予认定工伤。这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明明冲过了终点线,却被裁判无端取消成绩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最后一轮,家属在一审和二审中都败诉了,高院的裁驳更是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高院裁驳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没有证据能够推翻医院临床死亡的时间。医院临床判断死亡依据的是通常的心肺死亡时间,这一判定在法律程序中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现在,这个案子即将进入人民检察院阶段,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可以申请检察院监督。这三个月,是黑暗中的最后一丝曙光,虽然微弱,但却给家属带来了一线希望。
这个案子的辗转来到我这里,也是颇有些故事。
据家属说,是一位在京给律师上课的人推荐她来找我的,推荐者的父亲和家属是同学关系。这种看似偶然的联系,也许就是命运在绝境中为家属打开的另一扇窗。
家属带来了大量的资料,我仔细查看了核心资料后,开始与她谈论代理问题。
她表示近期给我回话,是否委托我们北京市常鸿所陈律工伤律师团队。这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它关系到这个案子接下来的走向。
这并不是我们团队遇到的第一个工亡行政诉讼打了三轮官司的案子。
八年前,我们承接过一个湖南的工亡行政诉讼案,同样经历了三轮行政诉讼。目前,湖南的这个案子若想胜诉,关键也在于如何获取新证据。这就像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中寻找水源,困难重重,但却又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类似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打了三个轮回的案子也许并不罕见。这反映出工伤认定在某些情况下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初步判断,这个超过48小时工亡行政诉讼案的难度要大于我们工伤律师团队正在承办的两个类似超48小时案件。
首先,病历资料不清晰,病程记录不完整,这就像在拼图时,发现很多拼图块都是模糊不清的,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画面。其次,想要找到新证据来推翻败诉生效判决,其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我们只能等待近期家属的回音。
这个回音,或许会成为这个案子新的起点,也或许只是又一次的等待与希望的循环。但无论如何,在法律的世界里,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值得去努力争取。
备注一:与超过48小时工亡行政诉讼有关的陈律主要文章有:
1、第990篇工伤原创文:《一个脑死亡司法鉴定得来非常不易!》;
2、第1057篇工伤原创文:《家属收到工亡行政诉讼案检察院再审检察建议通知》;
3、第1062篇工伤原创文:《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容易让案子起死回生!》;
4、第1172篇工伤原创文:《超过48小时工亡案亦可尝试走扣除呼吸机时间之路》。
以上陈律这四篇原创工伤文在百度、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能搜索到。感兴趣的家属或同行可以一起探究。
备注二:本文系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原创第1217篇工伤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