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风采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刘均


近日,司法部表彰一批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青岛市2家律师事务所、1名律师荣获表彰。青岛市律师协会将陆续展示他们坚守初心、为民服务、务实奉献的风采。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刘均
山东照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均
刘均,现任山东照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首届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杰出贡献者、2023年度中国法治人物、中国律界公益先锋人物、第三届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山东省律师行业先锋、山东省优秀律师、山东省律师行业社会公益奖、山东省律师公益事业特殊贡献奖、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律师、青岛市律师行业社会公益奖等称号。他始终坚持以专业铸魂,用公益暖心,牢记使命、奋进前行,做不忘初心的人民律师。
永葆党员本色,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均从面对党旗宣誓起,就立志为这面旗帜增光添彩,无论环境、身份如何变化,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初心不能忘。2015年起,刘均带领22名骨干律师远赴贵州、新疆、甘肃等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工作。2018年,他作为全国首个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新一线城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代表山东省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在他的提议下,全国首个“1+1”法律援助律师党支部——山东志愿律师团临时党支部成立,刘均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兼团长。一年的时间里,他走遍龙里县14个乡镇(街道),200余个村寨,共接待咨询2000余人次,办理案件316件,化解社会矛盾70余件,进行法治宣传和公益讲座60余场,受众1万余人次。
再踏法援征程,闪耀西北边陲
为更好开展法律援助工作,2021年10月,刘均转入贵州执业。2022年7月,他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开展工作,并担任新疆援助团团长,使贵州省从法律援助输入地转为输出地,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援助期间,刘均克服重重困难,足迹遍布布尔津县三乡四镇,又出资协助政府设立民法典主题公园。他多次往返喀什、和田等九个地州,看望14名新疆团团员并送上慰问金,积极同服务地司法局座谈交流,行程达5万余公里。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企业咨询620余次,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956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化解社会矛盾129件,受众2万余人,为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设立公益律所,服务永无止境
为实现“不走的法律援助”,刘均积极响应党中央推动解决“无律师县”问题的号召,于2019年4月23日在贵州省龙里县设立全国首家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事务所——山东照岳(龙里)律师事务所,同时成立党支部,填补了该县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空白。2023年6月27日,刘均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设立了全国第二家、西北地区首家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事务所——山东照岳(布尔津)律师事务所,并成立党支部。他还在布尔津县设立了全国首家公益“智慧律所”——津城e家,提供线上“一对一”“专对专”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心系公益事业,贡献律师力量
刘均坚持公益事业不松懈,援助贵州八年间培养多名青年律师,协助当地将律师队伍从1所5人发展到9所50人。他先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贵州、甘肃、新疆等地交流,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开展600余场次专业论坛、讲座,受众逾6万人次。刘均在贵州、甘肃等地设立6个党建扶贫共建点,设立“照岳奖学金”“照岳助学金”和“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常年资助困难学生和教师超过700名,与当地贫困家庭结对帮扶,走出一条“党建+公益”的全新公益法律服务之路。设立“青年律师培训岗”“布尔津县法律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出资20万元组织三地青年律师来青岛交流学习,为西部地区律师行业发展和青年律师培养贡献力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他愿做铺路人,引领律师行业做好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