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所强所

执两用中 行高天下——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十八周年记

2024-09-06 16:43:39 律界观察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2.jpg

编者按

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家律所,连续荣登《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汤森路透旗下亚洲法律排行榜(ALB)以及亚洲顶级法律期刊《商法》等国际知名法律评级榜单,占据了中国律所行业中“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优势位置。自2006年12月4日成立至今,这家律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客户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并依靠差异化布局与平台化优势,历经十八载风雨洗礼,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国际性、规模化、专业化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这家律所的名字叫“两高律所”,即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谈到创立律所的初衷,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的两高律师事务所创办人、主任戴智勇不无感慨。自1998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戴智勇先后办理了上千件不同类型的案件,更是成功代理了多起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受到国内重要媒体和同行的关注。从办案之初到创立律所,他一直秉承的人生追求是“贡献社会、回报社会”,坚守自己的专业价值,展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传导社会的道德诚信,真正体现了一名法律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两高律师是如何践行一个法律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呢?且让我们走进两高律师事务所,走近它的领头人戴智勇主任。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4.jpg 

执两用中,行高天下

据戴智勇介绍,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名称,源于“执两用中,行高天下”两句箴言,此言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实践原则,深刻体现了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办所理念与核心文化内涵。如展翅高飞的鲲鹏,一翼承载着专业,领行业之先;一翼承载着高度,挥凌空之志。

“执两”是希望律师在执业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寻求创新,既能对法律精神深刻理解与把握,又能结合复杂多变的案件发挥高超的洞察力实现创新。

“用中”是期望律师在尊重法律与事实的基础上,选择最明智、最公正的方案,既不过于偏激,也不失之平庸,做到“极高明而道中庸”。

“行高”不仅指律师应具备高标准的职业素养,坚守法律底线和职业伦理,更强调律师应有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在服务中做到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明智通达。

“天下”寓意着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宏大视野和广阔胸怀,它鼓励律师培养家国情怀和慈惠恻隐之心,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既要关注个案的公正,又要胸怀天下,以推动社会公正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6.jpg 

党建带所建,党务促发展

以“党建带所建、党务促业务”始终是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思路。两高律师事务所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律所的绝对领导,努力做“党和人民的好律师”。律所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党总支和党委,以“引领+服务”为工作导向,加强律师党员的思想建设,定期组织律师党员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党组织在律所中的全覆盖;引导律师树立正确的执业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律师职业特点,组织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党建工作,增强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律所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确保了律所建设发展的政治方向。2023年,两高律所党委获批成为北京市15家律师事务所党委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建所以来,近百名同志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

作为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两高律师事务所不仅仅是法律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2024年3月2日,在律新社发布的榜单中,两高律师事务所荣获“2023年度律新社杰出社会责任品牌律所”。戴智勇主任说:“公益和社会责任一直是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基因”。多年来,两高律师事务所积极参加公益法律服务、法律普及教育、社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在参与政策制定和行业规范建设、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公益方面的行动,赢得了各省市级嘉奖十多次;为了适应公益和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律所将过去的“公益事业部”提升为律所层面的“公益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律所党委书记担任,并遴选出了第一届公益委成员,统领律所公益和社会责任事业发展。同时,两高律师事务所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还设立了“两高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毕业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法治教育发展。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5.jpg 

专业立本,布局未来

对于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和愿景,戴智勇主任充满信心。目前,以北京总所为基地,律所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已在上海、深圳、大连、郑州、海口、贵阳、合肥、南京、苏州、厦门、成都、石家庄、杭州等主要城市设立分所,汇聚了1200余名精英律师,在规模上稳居全国律师事务所前列。

作为行业中坚,两高律师事务所坚持以专业为立身之本,坚定专业化发展之道,包容慷慨、任才使能,致力于塑造一支由卓越法律人才组成的精英团队,激励智慧碰撞与经验传承,促进业务板块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激发每一位成员的潜能与创造力。在民事、商事、刑事、行政、婚家、劳动纠纷等传统且核心的专业领域凝心聚力、稳扎稳打,奠定了坚实的事业基础。同时,两高律师事务所顺应社会需求,在破产重整、公司并购、知识产权、金融证券、企业合规等新兴且前沿的专业领域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服务特色与品牌优势,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与信赖。

凭借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杰出表现,两高律师事务所荣获了司法部、全国律协、全国振兴地方经济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司法局、市律协等权威机构表彰和授予荣誉百余项,并被指定为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援助部法律咨询中心、全国中小企业法律保障服务中心等,在行业内外得到高度认可。

近年来,两高律师事务所还连续荣登《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汤森路透旗下亚洲法律排行榜(ALB)榜单以及亚洲顶级法律期刊《商法》等国际知名法律评级榜单,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目前,两高律师事务所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律所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应有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

未来,两高律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的基本方针,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客户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牢记使命;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机制,健全评价机制,提高律所的整理管理水平,强化责、权、利对等性,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才专业优势和业务专长优势;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律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律师执业能力的培养,推进“人才战略”,不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律所的更好更快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同时,两高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围绕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个着力点,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培育重点服务领域,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积极引入优质资源,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律所的专业口碑和业界地位,形成对内关心律师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对外诚信执业、回报社会的积极向上的律所文化。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3.jpg

两高律师事务所主任戴智勇 

戴智勇主任先后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京都法学院副院长。

法律事业

戴智勇律师执业以来,所办案件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法制日报》、《中国律师》、《中国新闻周刊》等新闻媒体的采访,并曾在《经济日报》法律专栏发表特约评论文章。

戴智勇律师不仅法学功底深厚,而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总结与提高。主要参与编写了《民商法全书》、《法律合同示范文本》等著作,并在国家级法学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较有影响的法学学术论文。

经典案例

戴智勇律师1998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以来,先后办理各类案件二百余件,近年来成功代理了多起全国产生影响的典型案件,受到国内重要媒体和同行的关注。

全国首例状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政诉讼案,全国首例因商品房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退房案;

中国装饰协会被诉侵权诉讼案;

江苏省金坛市金虹实业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星星宝月股权转让案;某省政府秘书长王某受贿案;

某市信用联社与某商业银行票据纠纷案;

戚某与《上海服饰》杂志肖像权纠纷案;

北京恒星影业公司劳动争议案;

李某诉天坛医院医疗纠纷案;

中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诉美国WY公司建筑设计合同纠纷案;

李某诉《安徽市场报》记者张某网络作品侵权案;

中国光大银行诉中日对外咨询公司担保纠纷案等等。

两高律师事务所照片8.png

十八成木,可待参天

在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两高律师事务所始终坚持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为使命,为伸张正义而无畏无惧,为追求真理而精益求精。

古人云“十八成木,可待参天”,成年的两高法律人深知,法治之路任重道远,两高律师同仁将以实际行动,把律师工作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让公平与正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