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的、快乐的法律人——访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一级律师李晓蕾
编者按
“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不是在法庭上,就是在去法庭的路上……似乎这样的工作节奏已成为绝大部分中国律师的日常。忙阅卷、忙会见、忙出差、忙出庭等等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繁琐、复杂的工作挤压着他们的生活空间,有时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乃至家庭和睦或使婚姻出现问题。
来自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注册律师已超过42万人,而女律师占到律师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工作和家庭如何兼顾首先成为女律师们要面临的第一难题。在中国律师界有这样一位女律师说:“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只有家庭好了,你的心态才会好,工作也才能做得更好。”言语间流露着无限的幸福和自信。
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一级律师李晓蕾,一个将工作家庭兼顾,志做一个善良的、有温度的、快乐的中国女律师。
笔者同时也了解到,2013年李晓蕾律师被沈阳市妇联评为“沈阳市优秀母亲”,其家庭也在2014年被沈阳市妇联评为“沈阳市最美家庭”。沈阳市妇联这样评价道:“李晓蕾律师不仅能够兼顾好工作和家庭,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职业女性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李晓蕾是怎样的一位职业女性?又是怎样的一位既善良又有温度又快乐的女律师?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心经数度邀约,终于在她出差北京之际完成了这次采访。
走近一级律师李晓蕾
马云曾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从李晓蕾律师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美丽优雅、自信从容,什么是知性善良和大格局。
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忙碌,不会使人疲惫,反而会让人倍感充实和精力充沛,这种坚持的精神和态度也会逐渐转化为一个人的智慧和气质。作为团队管理者,李晓蕾律师能洞悉每一团队成员的发展需求;作为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能将家庭每一成员的情感需求、情绪变化准确把握并制定出清晰的年度计划。两度生产皆是在产后仅一个月就投入工作,但她未因此忽略对孩子的培养和陪伴孩子共成长,坚持在家庭开展“读书分享会”,在家庭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她还将这一方法介绍到学校,使更多的孩子真正爱上读书。
每次出差或学习,回到家时总有鲜花相迎。
这就是李晓蕾,认真工作快乐生活的中国女律师,一个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女性的楷模和榜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要探究李晓蕾律师的成长历程,我们还要从她的涉世之初说起。1995年大学毕业时,正赶上辽宁电视台经济部缺人,学经济法的李晓蕾顺利进入辽宁电视台实习,实习期两个月。在这期间李晓蕾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受到台领导高度肯定和评价,遂在实习期满将这个每天忙的不亦乐乎的女孩留了下来,就这样李晓蕾成了辽宁电视台经济部的一位电视编导。电视台的工作虽然忙碌,但待遇好,更有职业自豪感,妈妈十分满意。
李晓蕾一直订阅《南风窗》《时尚》和《中国律师》这些站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发展的刊物。当然作为法科生对《中国律师》更是情有独钟,她在这本杂志里似乎在寻找未来自己的身影,同时她也清晰地意识到,电视台的待遇虽然好,自己也工作顺遂,但她觉得电视台的工作更适合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认真思考人生规划——她要做一名执业律师。确定目标后就坚定执行,她先向台领导表达要转到律师行业工作的愿望,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台领导惋惜之余也非常支持她的决定。1998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顺利拿到进入律师行业的“入场券”后,1999年李晓蕾转入当时的沈阳市第一律师事务所(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前身)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执业律师。人们常说,机会总会眷顾勤奋、努力的人。刚开始做律师,李晓蕾上班常常是早去晚走,甚至周六日大部分时间也在律所,要么研究案卷,要么就是为前来咨询的当事人解答法律问题。她原计划怎么也得工作两三年后才能独立办案,但不到一年时间她已独立办理十余件案子,靠勤奋和努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1年,原沈阳市第一律师事务所、沈阳商贸金融律师事务所改制更名为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李晓蕾也成为从国办所到合伙所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专业化是法律服务的未来
三年的勤奋和努力已经让李晓蕾律师能驾驭各类诉讼案件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而这时的她却提出专业化才是法律服务的未来的倡议,但应者寥寥,是啊!专业化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领域的业务和收入,这样的魄力在当时全国律师界还没有多少律师敢于尝试。但李晓蕾经过深思熟虑后判断,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房地产为龙头的建筑工程类法律服务由于技术性强,且疑难复杂,正是当地很多传统律师的短板,而只有提供更加专业的、有效的法律服务才能吸引客户,并让客户甘愿为律师的服务“买单”。找准方向,定好目标,剩下的工作就是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努力了。
这时被业界誉为开创了中国律师专业化法律服务,且在建筑与房地产法律业务领域的带头人朱树英老师对李晓蕾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从购买书籍到参加培训学习,再到成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十多年来,李晓蕾律师一直扎根在这个领域,且成绩斐然,并获得2015ENR \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60位专业律师”之一的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流逐渐增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交钥匙工程”也随之发展。2010年,辽宁某企业为广东某企业在越南的某“交钥匙工程”施工,但工程未完工双方即产生纠纷,在广东湛江对广东某企业提起的诉讼,一审却败诉了,李晓蕾作为原告企业的代理律师接手了二审,但也没能扭转局面。作为代理律师李晓蕾没有放弃,经过认真研究和查阅全国同类型案例,她决定将该案提起抗诉。众所周知,“周期长速度慢”、“久拖不审”、“久审不决”是抗诉案件的一大特点,且此案还是异地提起抗诉,地方司法机关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她又不得而知,但因为律师准备的观点准确、资料祥实,此案抗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不到三个月,对方便同意给付款项,双方达成和解,广东某企业也很快将工程款结算给了辽宁企业。
2016年,某综合体的基础桩、降水及地下室土方开挖工程在工程款结算上出现分歧,施工方遂将发包方诉至法院,李晓蕾在介入此案前该案已历经两次开庭,因看不到胜诉的希望,发包方辗转找到李晓蕾律师,希望更换为李晓蕾律师代理此案,因为此工程已经结算,发包方希望她能阻止对方对该工程进行司法造价鉴定。然而,当李晓蕾律师临危受命接受委托后,法院已将司法鉴定报告送达,且较原来结算价款多出1000万元。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全力以赴,李晓蕾律师查阅案卷,调取证据重新组织代理意见,针对司法鉴定报告又整理出近600页的复议意见。经过复议和论证,复议结论将超出的1000万元结算款改为500万元,另外的500万元列为有争议款,李晓蕾终于突破对方司法造价鉴定报告。但这时双方仍处于焦灼状态,案件只得又回到原点再次开庭。经过近三年的拉锯战,此案已历经三次开庭、鉴定和复议。
在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司法鉴定报告复议期间,李晓蕾律师其实还是一个身怀九个月的高龄孕妇,但她仍坚持与对方负责人进行了两次商谈,这为双方最终和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次开庭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解,李晓蕾律师为被告方节省工程款、利息等合计近千万元。
由于很多顾问单位的投资项目或分支机构皆在全国各地,而即使分支机构或项目有当地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一遇到涉及重大利益的法律纠纷,顾问单位仍选择请李晓蕾律师出马、出庭或进行协调。多年来,她的足迹也走遍了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全国各大城市。
团队化是法律服务的大势所趋
据笔者了解,李晓蕾律师自2006年开始即组建了律师团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已不是一个律师所能完成的,单打独斗式的法律服务已不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团队化作战才是现代法律服务的大势所趋”
多年来,李晓蕾与团队律师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并在聘用的律师助理中培养适合团队工作的青年律师,按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历经十三年,目前已经形成稳定、高效、多专业的律师团队,以适应沈阳市以顾问单位为轴心形成的法律服务市场。
李晓蕾律师团队以建设工程、金融债权、公司法、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等为主导业务,同时近年扩大了在尽职调查、兼并转制、上市公司常规业务等非诉讼领域业务。这样的律师团队非常适合为法律顾问单位提供诉讼及非诉讼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由于每位团队律师只主攻两三个业务领域,每个团队律师还带领着自己专业领域的小团队,力争更好的为顾问单位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目前,李晓蕾律师团队项下有政府顾问团队、金融债权团队、知识产权团队、建设工程团队、非诉讼业务团队、婚姻家庭团队、劳动纠纷团队。
我们相信,我们也看到,李晓蕾律师团队在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这艘大船的引领下已经发展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最专业、反应最快捷,能提供最有效法律服务的团队之一。
身兼数职,荣誉等身
李晓蕾律师除担任申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房地产与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团队负责人外,她还兼任沈阳市和平区政协常委(连续三届政协委员),政协政法专委会副主任,全国律师协会住建委员会委员(2008年为民委会委员)、全国律师协会政府顾问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委员会副主任,民进省委法制与社会专委会主任,沈阳市工商联执委,沈阳市民进企联会秘书长、沈阳市纪委特邀监察员、沈阳市公安局特邀监察员、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邀监察员、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督员、沈阳市和平区工商局特邀监督员、沈阳市和平区营商环境监督员、沈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和平区工商联副主席、沈阳市和平区八经街道妇联副主席等诸多社会职务。
而作为一名专业律师,她还要研究案卷、参与出庭、与顾问单位接洽等。
1996年作为团省委的青年志愿者、沈阳市市民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她还积极推动沈阳市文明乘车、文明祭祀活动和参加各种公益爱心活动,并于2005年获得“沈阳市文明市民”称号,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三年被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沈阳市优秀志愿者”,对其多年来从事志愿者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忙碌之余她还坚持学习和积极参加律师业内交流活动,2008年至2011年三年间,她奔波于沈阳北京之间完成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在职博士班的学习并结业;2015年,她应纽约律师学院(PLI)之邀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3名律师飞赴被誉为“美国的雅典”波士顿,开启为期12天的美国法务之旅,该活动是为中国律师量身定制的全方位短期强化学习项目。座谈中涉及到了年轻律师如何培养、诉讼律师与非诉讼律师的比例及薪酬、美国律师如何看待中国的资本市场及新三板业务以及律师的分配制度等问题。
据了解,李晓蕾律师在2017年获沈阳市律师协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16年获沈阳市律师协会授予的“2015年度沈阳市优秀女律师”;2015年获沈阳市司法局授予的“诚信律师标兵”荣誉称号、辽宁省司法厅授予的“辽宁省优秀律师”荣誉称号、2009年度沈阳市优秀律师(十名)。2015年被评为“民进全国先进个人”及“沈阳市十佳会员”,并多次获得民进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特别贡献奖”、和“2014年度社会服务工作贡献奖”,多次被评为省、市民进“优秀会员”和2014年被评为民进辽宁省“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民进辽宁省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优秀信息作者”。三次被和平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三次被评为“优秀监督员”。以及荣获“沈阳市十佳兼职妇联主席”等荣誉。
民进、政协、律协、各种交流、学习、公益以及学习分享、家庭出行等等似乎填满了她每一天的行程,有朋友问李晓蕾律师为什么热衷于做那么多事?参加这么多活动不累吗?她回答是:“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变得更优秀。”
近年来,工作忙碌学习紧张,但她很少加班,也没有任何应酬的饭局,在律所时总能将工作早早处理完下班回家,且每年还能安排三到五次全家人的外出旅行。怀孕一个半月时她到希腊过圣诞节,怀孕四个月时她到塞班岛过春节,每年寒暑假她都和家人一起旅行,感受各地风土人情。在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她和家人到达南极,并将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的旗帜带到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
2019年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同时也是李晓蕾律师执业生涯的第二十个年头,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她都获得了双丰收,她已成为当代职业女性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后记
“因为我热爱律师事业,律师是助人的工作,这个职业本身就自带善良,所以我一直很快乐。”李晓蕾律师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笔者以为,每个人表达善意的方式不同。善,并不局限于资助贫困学生,捐钱捐物,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就是“善”的表现。正如高尔基所说:“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向所需之人施以援手,哪怕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即使不足以引起轰动,也会温暖施善者和受善者小小的心房。善有善报,因果自有轮回;以小化大,方能见证人品;心存善念,定能长远前行。
这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时代,若想不被时代抛弃,便要顺应时代潮流。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行动力强的当代女性,李晓蕾律师始终紧追时代的步伐,不被陈旧束缚,接受新鲜事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前进的同时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自己,改进团队。而做一个善良的、有温度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快乐的法律人正是对李晓蕾律师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