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刘志民:在律师行业追光逐梦,向阳而行

2024-08-22 14:23:43 刘志民大律师专栏 《法律与生活》杂志2023年1月刊

微信图片_20240822142014.png

刘志民律师


2022 年 11 月的一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主任刘志民律师收到了来自中国名人网发来的荣誉证书。该荣誉证书载明:鉴于您在所从事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和良好美誉度, 现推介您作为行业代表参与 2022 年度“当代影响力人物”媒体展播活动,授予您为“当代影响力人物”。就在前不久, 他刚刚收到被授予“2022年度法制新闻人物”荣誉称号的证书。


要说 2022 年最让刘志民感到愉悦的事情, 当数他的又一部诗歌集——中英文对照版的《心灵感悟》散文诗集已经完稿,即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与笔者见面访谈时,他不忘与笔者分享书稿,让笔者有机会提前拜读。


走街串户,相信勤奋的力量


人到中年或人过中年,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实在,越来越简单,人们对真实真诚有了更深的领悟。


星光下的小城,灯光与星光交错,虽不繁华但不失亲切,因为这里是游子们的故乡,这里蕴藏着太多的记忆, 这里有梦里挥之不去的乡愁。


乡愁,是一串岁月的脚印;乡愁,是醉酒后的豪言壮语;乡愁,是淡淡的云、轻轻的风;乡愁,是对故乡的热爱和真诚;乡愁,也是一种无法表达的家乡情怀。


—《乡愁》


刘志民法律生涯的起始点坐标在距离北京 400 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也就是他的家乡。


学生时代,刘志民一直努力学习,相信勤能补拙。刚开始工作时,他选择了在当地乡镇司法所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刘志民说, 那段时间,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走村串户,深入基层百姓之间,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开阔了视野, 让他在日后从事律师工作时能站在不同视角看待社会问题。


刘志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乡镇司法所参与办理的第一起案件。当地有一户人家的儿子张某失踪了。不久,张某家人收到一封来自天津的信, 信中说张某因盗窃被关押在天津某监狱,现在想寻求家里人的帮助。


张某的父亲看完信后,非常着急。他东挪西凑,外加向亲戚朋友借钱,凑了 3000 元路费, 顺着信封上的地址只身前往天津寻找张某。结果,他不仅没有见到张某,而且尚未出火车站就被人骗走了钱财。


无奈之下, 张某的父亲只得回到老家的司法所寻求法律帮助。接待他的正是刘志民。梳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刘志民决定帮助眼前这位茫然失措的老汉。他和一名村治保主任一同来到天津某监狱,见到了张某。张某告诉他,自己孤身一人来到天津打工,对方拖欠了自己的工资。于是,他偷了对方 6000元钱。张某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自己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钱。结果,他并不知道自己所拿的 6000 元是对方非法所得的赃款。而后,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通过这起案件,刘志民深深地到法律对于一人的重要性倘若人不法,那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也成为日后刘志民义无反顾地从事法律职业初心所在。他希望借自己的专业法律知,帮助那些陷困境者,为他照射进法律之


在基层司法所,刘志民一就是 。在那段时间里, 他跑遍许多乡镇行政以及周边, 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当地司法所工作的宽度。这一段段经为日后他从事法律工作道路上的一块块


继续深造,相信知识的力量


杯中的酒,像时光,童年时就像个满杯;青年时刚刚少了一点;中年过后,突然发现不到一半;老年时剩下杯底一点,总是爱惜不愿饮干。


杯中的酒,就是过去与现实,倒入口中是现实,咽到肚中就是过去。在这过去与现实之间,就是时光岁月。


这杯酒人生,却怎么能说得清楚明白。可是我依然爱这杯中酒,因为它就好像是时光,陪伴着我走在半梦半醒的人生路上。


—《杯酒人生》(节选)


1994 ,刘志民赤峰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在与各种类型案件的接中,让他明白个推动社会进步价值义。


有人说,独》“我们趋行在人个亘古旅途,在坎坷奔跑,在挫折涅槃忧愁缠满全身,飘洒一地。我们累,无从止歇;我们苦,无法回避”句话可以算是律师职业的真实写照


,刘志民律师有不同的解。无是在外人还是同眼里, 律师这一职业都像是一座巍峨、雄浑、壮丽高“山”越过可越则登其巅,只有追梦、敢追梦的人,能在经尝试、跌倒、败、奋起之后,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昂兴奋


在从事一段法律实工作后,刘志民对自己的未来出了规划——选择参加中国政大学法律研究生班进行充电学习。那段本认真聆听政法大学教授讲课的日子, 让刘志民对法律、法理、司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刘志民认为, 法律工作者不仅要懂得法条、法理和案例,更要懂得法律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毕竟法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看重实践。尽管法律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公平、正义,但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法律一定要在规则的基础上行使权利、化解矛盾。


2007 年,刘志民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班的课堂上。这一次,他选择了经济学方向。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经济是基础,法律是保障,经济 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在不远的未来会很有发展前景”。


2009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刘志民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职工,开启了理论经济学研究旅程。三年后,他顺利获得了中国博士后证书。


重新出发,相信多元的力量


从头再来是一种勇气, 从头再来是一种心态,从头再来是一种挑战,从头再来也是一种无奈。


总想结束过去,更新自我,可是现实中都是过去的影子,在那狂风暴雨过后,现实的衣裳划破了,惊奇地发现,里面装着的都是曾经的过去。冲动的泪水,在眼中徘徊,原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这样在无声无息中忍耐。


天渐渐亮了起来,太阳又要从东再来,自己的心跳也一直是从头再来, 其实从头再来就是一种规律。


——《从头再来》(节选)


2012 年春季,刘志民挂职内蒙古自治区某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在近两年的时间内, 刘志民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角色的转变,让他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挂职即将到期时, 刘志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新的目标——回北京做律师。


在那段时间, 爱好文学的刘志民用手中的一支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记录下来,成了《心灵漫步》一书的作,2016 年 发行。后,被媒体誉为中国律师界首部心灵哲


伴随着些优美的文, 刘志民云淡风轻般走过了人生的那段过渡期。


刘志民认为,法律工作是多维立体、复的,的角看问题,用不的方法解的问题, 正是为有了不同岗位工作的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 才使得他后的律师之路显干练游刃,处理复件高效务并立竿见影。


2015 年 ,刘志民来到了北京京师律师事所。时,北京京师律师事所不足 50 人。为京师律师事所与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渊源, 时看到这律师事所的先进远规划以及科学、有的管理模式, 刘志民在众多律师事来的“橄榄枝”中选择了它。


也正是在这家律师事务所,刘志民与同事们合作,接连代理了一系列重大、疑难案件,并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那些年,刘志民代理的很多案件都成为典型案例:2016 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张某某故意伤害案被载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侦查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并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典型案例;2017 年的袁某某、谢某某巨额国家赔偿案,被评为中律评杯”2017 年十大国家赔偿案例;2018年,为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山东张某某校园奸杀案中涉嫌犯包庇罪的王某某提供法律援助,王某某于2020年1月被改判为无罪……


从事公益,相信善念的力量


曾经的一个夜里,歌曲《天边》竟然循环听了数十遍,却也不厌倦,只是有一些泪水朦胧了双眼。


当一滴水融入大海,这滴水就激荡在海的胸怀中,这滴水也就变成了海水;当一滴水,从眼中涌出,朦胧了眼睛,这滴水就遮挡了眼前的世界,这滴水就变成了泪水。


一滴水有时很小,融入大海就有了海一样的胸怀;一滴水有时很大,从眼睛涌出后可能朦胧了眼睛外面的世界。


——《午夜日记》(节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律师,首先要热爱律师这个职业,要能够从这个职业中发现乐趣和职业自豪感。这是在这个职业长期工作下去的最主要的一个前提。仅凭一时的热情和聪明, 并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一名优的律师律师是一个很富有挑战性业, 一个看似相同的项目和案件都可为某个因素导致结果截然不同。如果对挑战性没有兴趣的人, 恐怕无法成为一个优的律师


对此,刘志民表示。他告诉笔者个法律案件都需要从多个角度找出、难焦点找到切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便会产很大作用。路走来,刘志民得了很多荣誉2017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师人才库”;2017 至 2021 年,连续被中京市朝阳区律协委员会评为“优秀共员”;2018 年,被评选获得 20152018 京市朝阳律师贡献奖2018 年,入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法律年》年、优秀专业律师;2019 年, 受聘担任央党(国行政学)行政财法律顾问……


这些荣誉, 刘志民寥寥数语。他说,自己更注事人的认可他认为,事人的认可信赖比任何证书奖章都让人感到欣慰。


熟悉刘志民的人都知道, 早就事业,在法的道路坚持懈。


, 与同事为公众答解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作为志愿者奔赴线;作为一名员,他勇担当,多年来坚持法律务和法律援助工作;2022 年, 在中社会科学院大担任兼师的毛伟律师创办了中社会科学院大院“宪尊奖学金项目,为培养素质法律人才贡献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