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章

浅论儒家文化思想中蕴含的幸福感

2020-03-12 17:59:36 马全律师 进入主页

前言

幸福,happiness felicity blessedness weal;幸福感,happiness euphoria  blessed;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这三个词表明和衡量人内心的幸福状态。《史记》有云:“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这,就是先人心中理想国度的模样。也是21世纪你我最最需要的理想状态。探究我国的儒家文化思想,不难看出,在古代,儒家文化思想中就蕴含怎样让人幸福的哲理。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儒家文化思想运用哲学家的智慧,运用哲学思辨的思维去思考、去探究、去挖掘其中的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为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

老子思想中蕴含的幸福感

一、老子论天道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仁”字有两种说法:第一,仁是慈爱的意思。第二,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刘熙《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说不是人,不和人同类。古代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识,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类,这是天人同类说。

老子打破古代的天人同类说,这是老子天道观念消极的一面。老子积极的天道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心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 

老子最大的功劳,在于超出万物之外,假设一个“道”。这个道的性质,是无形无声,有单独不变的存在,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却又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这个道的作用,并不是有意志的作用,只是一个自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常说“道常无为”。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

二、老子论无

“道”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太微妙,不容易说得明白。老子从具体的方面着想,于是想到了一个“无”字。老子觉得这个“无”的性质、作用,与这个“道”最相像,简直是一样。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

三、老子论名与无名

老子深知名的用处,但他又极力崇拜“无名”。名是知识的利器,老子是主张绝圣弃智的,故主张废名。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以为万有生于无,故把无看得比有重。他又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四、老子论无为

老子对社会政治有两种学说:一是毁坏一切文物制度;一是主张极端放任无为政策。老子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是说“自然法”的森严。老子主张放任一切,一切无为。他说:

“常有司杀者杀。”这个“司杀者”,便是天,便是天道。违背了天道,扰乱了自然的秩序,自然有“天然法”来处置他,不用社会和政府的干涉。所以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五、老子的人生哲学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要人无知无欲。此外,老子的人生哲学,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叫做“不争主义”。他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深信“自然法”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故一切听其自然,无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天道之自然。宇宙之间,自有“司杀者杀”。我们尽可以逆来顺受,且看天道的自然因果。

孔子思想中蕴含的幸福感 

一、《易经》

对易经这部书,吾以为讲了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

第一,易  易便是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便是“过去种种”。

《易》讲“易”的状态,以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起于一个动字。因天地之间,有两种原力,这刚柔两种原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于是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易  系辞传》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代表万物由极简易变为极繁杂的公式。万物变化,都是从极简易的原起渐渐变出来的,若能知道那简易的原因,便可以推断出后来那些复杂的结果,所以《易  系辞传》说:

德行恒易以知险,德行恒简以知阻。

因为如此,所以能“彰往而察来”,所以能“温故而知新”。孔子深信万物变化都是由简及繁,成一条前后不断的直线,所以能由前段推知后段,有前因推到后果。

第二,象《易系辞传》说:“易也者,象也。”这是说一切变迁进化都只是一个“象”的作用。《系辞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正是说易的道理只是一个象效的作用,先有一个法象,然后有仿效这法象而成的物类。这些法象,大约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界的种种“现象”,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因为“象”有如此的重要,所以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第三,辞 “辞”的作用在于指出卦象或爻象的吉凶。《系辞传》说:“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象所表示的是“天下之赜”的形容物宜,辞所表示的是“天下之动”的会通吉凶。象是静的,辞是动的;象表所“像”,辞表何之。

动而“得”,便是吉;动而“失”,便是凶。“动”有这样重要,所以须有那些“辞”来表示各种“意象”动作时的种种趋向,使人可以趋吉避凶,趋善避恶。能这样指导,便可鼓舞人生的行为。所以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于辞”。辞的作用,积极的一方面,可以“故天下而动”;消极的一面,可以“禁民为非”。

二、一以贯之

孔子的知识论,注重推论,故注意思虑。《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有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素材,只会胡思乱想,也算不得有知识。;两者之中,学是思的预备,故更为重要。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他把“学”字看做读书的学问,有一定的消极性。对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孔子认为,好德之心虽不是天然生就的,却可以培养得成。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便是已到“乐之”的地位了。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与礼乐都是陶融身心,养成道德习惯的利器。此外,孔子极其注重模范人格的感化。《论语》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文化思想中蕴含的幸福感

孟子以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感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心态,把人们的价值导向引到以“仁义”为核心的理想人格完善之路,然后又扩而充之到政治领域,形成了其著名的“仁政”思想。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孟子还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就从心理根源上把德政看做是治世良方。

一、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他说: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又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孟子之重视民众,我们还可以从他把人民连同土地、政事视为诸侯的“三宝”得到确认。在孟子看来,国君、社稷都是可以“变置”的,惟有人民是不变的,民心之向背是政权是否稳定的基础。

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这里提出的是“养民”问题。又说:“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文王发政施仁,……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主张对那些鳏寡孤独者实行社会救助,使其各有所安、各有所养。

孟子还主张统治者要“与民同乐”,要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方法来治理民众;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同情心理来爱护民众。

孟子把孔子所谓的“利民”、“富民”、“教民”的“德治”思想推进到“保民”、“爱民”、“与民共苦乐”的“仁政”上,在政治上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终使老百姓有“恒产”,然后使老百姓做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主张对“残民”行为进行抨击,“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认为,一个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完全取决于民心之向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二、孟子论仁政

“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仁”是“心”的反映,而“心”是决定“仁”的内在根源,而“有仁”与“无仁”又是“仁政”与“暴政”的区别所在。这里孟子把道德伦理上“心”的作用,由人的自在性修为扩充到外在的治理国家之上,从而形成了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仁政”理论,以“重民”、“不嗜杀”、“行仁之教化”等方式来说明。孟子之后,仁政思想被历代儒家所继承,成为儒家治国理论中的根本主张。贾谊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集》)戴震说:“人者,生生之德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无非人道所以生生者。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 。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儒家“仁政”思想能够治国安邦。儒家认为,仁政可以笼络民心,使民顺从;保尊守位,不失王权;君臣共仁,德一邦兴。《礼记·大学》中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尧和舜以仁德加修于身,以仁慈对待人民,所以受到了人民的拥戴,尧舜之为历代称颂之贤君,概源于此。《中庸》中说:“力行近乎仁……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天下国家矣”。也就是说,“守仁”可以“治人”,“治人”则可以定国,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孟子·公孙丑上》说:“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儒家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为“大同”。《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倡导“天下为公”,鼓励人们献身于公共事业,向往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制度。所谓“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就是没有私有财产的体现。强调“选贤与能”,其主旨在于破除奴隶制的世袭制。主张“讲信修睦”,旨在建立高尚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相互交往讲究诚实守信,长久和睦共处。主张改造奴隶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亲”传统,推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新观念,其本意在于由“亲亲”扩大到“亲其所非亲”、“子其所非子”。强调完善社会保障系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男有分(职分),女有归”。其意是说,男子应有职分,女子应当有所归依。向往没有欺诈、没有刑事犯罪发生的太平盛世。这个盛世“谋闭而不兴”,无人搞阴谋诡计;“盗窃乱贼而不作”,没有偷盗、抢窃等刑事犯罪现象发生;“外户而不闭”,人们在夜间不用关门也可以睡安稳觉。 

有理想才有现实。儒家德治思想为中国古代社会描绘了美好前景,激励中国人民上千年为之奋斗不息。这个美好理想,有些目标已经变成了现实,有些目标离人们越来越近,人们仍在为之不懈努力。理想总是会有的,人们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类社会将会越来越美好。了解儒家文化中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文化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有积极作用。

后记

儒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洞悉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幸福感,如窥见一斑。受文化层次、阅历、自身的限制,不同的人感悟不同。这正说明幸福感的层级性、多样性,具有私人属性。

我一贯的认为:我也只是初略地窥视到它那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的一丝门径而已。我认为这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至于理解上的冒险,我想那只是真理追求过程中所应当付出的代价。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至理名言:“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和重要的理论,最初是由于它们的发现者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荒谬的考虑而想出来的。由于人们不可能知道一个新的学说是否正确,因此,在提出新真理的自由中必然包含着相等的犯错误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