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律界女侠访谈录——访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律师

2022-06-16 14:58:50 李小波律师 《中国刑辩大律师》 进入主页

编者:

自1979年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律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律师人数从1979年底的212人至2015年初已经发展到共有执业律师27.1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女律师人数超过总律师人数的三分之一,女律师已经成为我国法律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治路上不分男女,女律师们同男律师一样要在各类法律事务中加班加点乃至上法庭为其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对于女律师们是个不小的挑战,她们若要在竞争激烈的法律服务领域站稳脚跟和获得尊重,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也更需要坚定的意志和超过常人的智慧。

今天我们采访的主人公——李小波律师,就是执业年限超过15年的一位女律师,她是北京义方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北京西城区法制校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西城区律师协会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委员会主任……她是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者,她是百姓疑难事件的暖心人;她是各类经济纠纷的解决专家,更是诸多刑事被告人的救星……她在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中执着坚持;她在匡扶社会公平与正义上不让须眉;她在公益之路上越走越宽、且越来越富有热忱;她更在人生丰厚的履历中收获了喜悦和成功。她说:“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只要你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笔者以为,李小波律师的成长史即是一部中国青年律师奋斗、成长、成功的励志史,她的经历既是中国女律师这个群体奋斗、成长、成功的一个缩影,又成为律师行业中一道夺目而绚丽的风景。

下面就让我们在她尘封的回忆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这位京城的律届女侠吧。

李小波 律师

女,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西城区法制校长,中国民主促进会员。民进中央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会员、民进北京社会与法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执委,西城区律师协会理事,西城区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法制进行时、大家说法等法制栏目特约律师,中国法治60分栏目特约评论员。

李小波律师先后毕业于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从事律师职业之前,曾先后在吉林省榆树市粮食物资库、吉林省高斯达期货经纪公司、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春企业局、中贸计算机工程公司工作,担任过会计、经理等职务。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李小波律师于2000年取得律师资格,2002年至今在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执业。在专职从事律师工作后,代理各类民商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数以千计,案由涉及经济、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为当事人解决各类法律问题,挽回经济损失多达亿元。为社会各界梳理矛盾,化解纠纷,得到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西城区司法局、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李小波律师先后担任媒体、投资、房地产、实业、商贸等单位的法律顾问,多年来为顾问单位提供各种建设性法律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小波律师热爱公益事业,长期为北京SOS儿童村、天津SOS儿童村提供法律培训、为全国SOS儿童村妈妈、北京小学、牛街街道、南线阁社区等单位、社区提供免费法律培训和咨询活动。

李小波律师曾先后主持过北京青年报“法律圆桌”、法律服务时报“律师信箱”等主流媒体的法律专栏节目,曾就“城里居民能否购买农民房”“民间借贷行为、法律该如何规范”“法官私自判案,如何司法救济”“政策能否换算成投资”“银行取款系统出错应否该给犯罪嫌疑人减刑”“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动物制品走私案被起诉,600张虎皮去留两难”“30年前的河马咬人案能不能追诉”“中小学生作文抄袭是否侵权”“网上直播幼儿生活是否侵权”“关闭民间举报网站,是否于法有据”“祖先遗产到底归谁所有”等上百个法律前沿问题、法律边缘问题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李小波律师为人坦诚,待人友善,工作认真,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强,以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利益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律师、北京市西城区优秀青年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争先创优先进工作者。

李小波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单位有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周刊》、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香江花园别墅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宋庄小城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台湖村民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蜂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长坤裕电子培训有限公司等几十家新闻媒体、企业、事业单位。

印象

超强的自信心、大气优雅的现代职业女性,这是一位浑身散发着智慧与魅力的中国女律师,其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每一与之相处的人。从来不迟到的笔者因大雾堵车,当天竟然迟到30分钟,深怀歉意和愧疚之情,李小波律师却还宽慰笔者不要将此事过分挂于心,“首都的堵车时间是不可预知的”。主客落座,在静谧、温馨的氛围中我们即刻进入主题,李小波律师也很快进入了其青年时代奋斗历程的回忆。往事如昨,青春无悔,在她的回忆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个文艺青年到律界女侠的蜕变之旅。在讲述中,还是李小波律师超强的自信心给笔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自信心来自于千锤百炼的锻造和其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其在各种案件的历练中获得的智慧。

学海无涯乐作舟

精彩、自如的人生需要付出,更需要智慧。多年一路走来,她在学习的路上总是一路执着前行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一直进步才能走向成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且坚持10年、数十年乃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绝非易事。

20世纪的90年代初,由初中考上中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会被中专学校优先录取,然后才是高中,考入中专学校,国家还包分配和包转户口。李小波就是199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当地中专学校的一名学生,李小波学的是会计专业,进入学校后不久,李小波觉得学校的课程对于她来说过于轻松,希望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因为她的理想是要成为一名企业家,而学习财务会计是为了丰富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为理想的实现打好基础。于是她报考了国际金融大专班,她也成为她们那个班当年唯一报考大专的学生。1994年中专毕业,1995年大专也随即毕业了。毕业后李小波被分配到吉林榆树市粮食物资库做人事管理,后又到兄弟单位做企业管理工作,这一路顺畅着走下来年仅22岁的李小波已经有四年的工作经验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了起来。1997年,因工作不忙,喜欢旅游的李小波来到了厦门,正值其一好友要在厦门开一家计算机贸易公司,希望她能过来帮帮忙,李小波欣然接受,最让李小波向往的是她当时可以住在厦门大学,现在青年人一听说第一代奔腾,286、386、486……或许是很陌生的词汇,但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这些就是他们最初使用的电脑,李小波也成为了较早接触个人电脑和使用拨号上网的那批人。在厦门大学李小波看到穿梭于校园的同龄人甚是艳羡,但当时的厦大没有在吉林的招生计划,半年多后,当帮助友人将公司建好并步入正轨后,她离开厦门回到了老家,但她的内心一直有着一个继续求学的梦。一次,父亲的好友递给她一张报纸,指着中缝广告道:“这儿有个成人高考的补习班,你这么年轻要不要继续上学”。第二天李小波即拿着报纸到了长春报了这个补习班,经过两个月紧张的补习,李小波参加了考试,考完后才告诉自己老妈说:“我要上大学了”“考的成绩啥样?”老妈问道。“今年要能走一个肯定是我。”“只要你愿意上学,能考上家里一定供你上。”李小波向来自信,老妈对自己的女儿也是相当自信的。被录取要到北京读大学,首要问题是要辞掉已经是‘铁饭碗’的工作,周围大多人说“一个女孩子,现在工作很稳定,你还折腾什么呀?”辞职到首都上大学,妈妈成为她最大的支持者。

已经有着财务、人事、企业管理经验,又有着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李小波思忖,要想成为复合型人才,实现人生的理想,现在最欠缺的应该是法律方面的知识了。市场经济必将由法律作为其正常运行、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未来也将是经济与法治高度融合的经济类型。所以她当年报考的是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电力、政法大学和中央党校四所院校的法律专业,后被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2011年改为法学院)录取开始学习法律课程,从此也开启了李小波的法律人生之路。走进大学,李小波因热爱法律这门课程,她除在本院校学习外,她还利用周末时间不断到人大、北大、清华等院校法学院聆听各大教授、大师讲授的大课,汲取着人生的营养。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活法典”也会遇到困境

毕业后,李小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要参加律师资格考试来检验一下两年法律学习的成绩。对于“天下第一难考”的律师资格考试,她却又是顺利的通过了。喜欢挑战的李小波觉得,自己在财务、人力、企业管理、法院审判方面已经有工作和实习经验,但对律师事务所方面的工作还不甚了解。于是萌生到律师事务所去看看的想法。因读大学在法院实习期间,偶遇方志远律师的同事付占平律师到法院阅卷而与付律师有了第一次的联系,律师资格考试通过后,她给付占平律师打了电话,付律师回复说正好方志远律师需要一个助理,就这样李小波来到了当时方律师所在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了方律师的助理。进入律所方律师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聘任你做我的助理吗?就是因为你对各种法条的记忆能力超出常人,我到哪里等于都带了本‘活法典’啊”!李小波对于法条和司法解释的熟识度也是相当自信的,无论是民法、刑法、合同法等,她当年都能全文背下来,方律师称她“活法典”是不为过的。同年李小波又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在职研究生3年后毕业。自此,李小波也在首都扎下了根,因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深深吸引着她。

在律师界,每个律师在执业之初都会遇到困难、困境和困惑,自信心超强的李小波也没例外,方律师要她写一份起诉书,作为文学爱好者且对中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的李小波借助互联网下载的范本,洋洋洒洒书写了一份自觉相当“华丽”的起诉书,呈送给方律师,方律师看后,没有任何修改,随即将该起诉书撕掉仍进了纸篓。“不值得修改”!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且已有4年工作经验的李小波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年轻气盛的她从未知道何为失败。这时李小波的自信心真的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被这个“严苛”的老师打击的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律师这个职业。痛定思痛后,她静下来思考,上学期间法律文书这门课确实没有受到重视,且法学院校的学习和法律实践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一定要坚持下来,在离办公室最近处租了一间屋子,以省下路上坐车奔波的时间,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所里有一部免费法律咨询热线,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咨询电话打进来,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李小波就一一耐心的给他们解答,遇到当时回答不了问题,就记下对方电话,然后仔细查法条和司法解释后再打回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和解决问题,不到一年的时间李小波很快成长了起来。工作中,她不但解决了百姓的法律问题,因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其更解决了百姓的心理上的一些困惑。李小波在这里找到了成为一名律师的成就感,当然,严苛的老师更看到了这个倔强的女助理的快速成长,实习未满一年,方律师要筹建成立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李小波遂转到北京正仁律师事务所担任李伟民律师助理,实习期满,义方新所成立,李小波又转回到了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继续担任了方律师的得力助手。一直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李小波,阴差阳错却成为了京城的一名执业律师,后又成为了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的执行主任,并在行业内担任各种重要的职务,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工作中,执着坚毅的李小波律师不会随意改变计划,即使面对处理案件时的困难和压力她也从未轻言放弃,正是这份坚持和执着成就了现在她。

把每一案件做成精品的刑辩女律师

15年的律师执业生涯,在数以万计的法律咨询、千百次的诉讼历练中,李小波律师已经成为京城律师界的佼佼者,西城区律师协会女律师公益团“优秀法律公益服务志愿者”、2012-2014年度“公益法律服务进校园”先进个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优秀会务工作者”、2011年度北京市西城区“优秀青年律师”、民进北京市委2009年度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爱在西城年度公益人物、2009年148法律服务专线先进个人、北京市律师行业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2014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律师、2012-2014年度“北京市优秀律师”等殊荣不断落到李小波律师身上。15年的律师执业历程,无论是民事、商事诉讼、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辩护,李小波律师都努力将每一接受委托的案件办成精品案件。众所周知,十八大前夕的数十年间,刑事辩护律师的执业风险与权利保障一直是律师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刑事辩护律师的执业环境堪忧,因大部分刑事案件不但收费低,工作量大,案卷多而繁杂,且还要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甚至还要面临自身的执业风险和权利保障问题。很多年轻律师不愿参与刑事辩护,很多优秀律师退出了刑事辩护。但李小波律师认为,刑事辩护是一个律师执业的基础和根基,刑事辩护是最能体现律师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一个舞台,对律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正是有了刑辩律师们的坚持和坚守,才使得国家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制度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一个诉讼律师都不能放弃刑事辩护。当然,刑事辩护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多年来,她每年都会代理刑事案件,且全心全力作好每一案件的辩护工作,因为她知道,每一刑事案件都涉及人之生命和自由,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决不能有半点疏忽。

在某市纪委督办的张某贪污案的辩护中,三百名纪委处级以上干部落座旁听席,李小波律师镇定自若,在她有力、有节、有理的辩护下,最终成功改变了检方诉讼的定性,从而使被告人获得了轻判;在某起法院判决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中,因一审法院认定李某犯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决李某担负全责,除民事赔偿外,车险不予认定,另判处李某刑期3年。李小波律师继续代理二审上诉,二审中李小波律师掷地有声地道:“我的当事人李某本就不知道出了事故,何来逃逸?其奥迪车前右侧车灯下的‘白点’如何造成的?经过撞机或者侧面撞机车上留下的应该是一个“坑”或者有“侧划痕”,事发地没有监控,只有目击者称是辆奥迪车,公安机关锁定3公里内行驶的奥迪车,且在9日后才锁定我当事人车辆。法院判决肇事车辆为我当事人车辆,我的当事人为了息事宁人,且考虑到死者家庭状况,愿意接受法院交通肇事的判决,但法院若以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决,且保险公司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话,这是我方当事人所不能接受的……我们都是司机,本辩护人认为,该案只是一件普通的交通事故,但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罪’,该案将变得不再普通,此案的最终判决将影响整个社会和舆论的导向,还请法官慎之又慎……”后二审法官完全采纳李小波律师辩护意见,当庭裁定该案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案,保险公司需履行赔偿责任,被告人无罪当庭释放。

“在刑事辩护工作中,律师不仅仅只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实际上更是为了维护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能够公平有续的进行下去。所以,刑事辩护意义重大。”李小波感叹道。

执着公益,享受公益事业中的幸福和快乐

早在2003年,李小波律师即已经开始了法律援助方面的工作,在当年援助的案件中,有一当事人为了感谢李小波律师对他无私的帮助,在其后的10余年间,每年都要寄一些黄花菜、花生米、山药、柿子等土特产给李小波律师,十几年如一日未曾间断过。“这是一份心意,但对我来讲这份心意一直都挺重的”。李小波律师道。

笔者进一步了解到,在数年前李小波律师自己已经开始资助内蒙古一对双胞胎姐妹上学。每年也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家人到被资助的学生家里走访。她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到了这种付出所带给自己的快乐。生活中李小波律师已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这几年每次去看望被资助的学生,她都要带上自己的孩子。笔者以为,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任何的说教都要更有效。

一次,李小波律师参加一个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活动中她一对一资助了一个小男孩。活动结束后她觉得这个自己也能做,李小波想,能不能让更多的同仁加入到这个公益事业中来,既帮助贫困孩子解决了一些经济问题又能带给自己快乐。于是一呼百应,2014年,“大手拉小手”活动在内蒙古喀喇沁旗开展了起来。由当地教育、民政部门筛查出60名特困生(年人均收入2600元以下,大部分为单亲或伤残家庭),再由60名西城区律师进行一对一的资助,每年资助1000元。笔者问及李小波律师,“为何是1000元?”李小波律师道:“由于农村学龄前儿童不断减少,很多村小学合并导致有的孩子上学较远,他们需要坐校车和在学校吃午饭,我国虽然施行了9年制义务教育,但前面那些费用还是需要学生家长自己负责的,对于特困生,一年下来可能需要3000块钱,当地政府部门家长(法定监护人)都应当想办法解决,我们作为社会捐助者负责解决1000块钱,而这1000元对于每一位志愿者而言都没有什么负担,这样这个事业才能坚持和持续下去。现在我们需要资助的孩子经过当地民政部门筛查,已达120人,而报名的志愿者却已超过了孩子的数量。除了内蒙古喀喇沁旗,今年还在云南河口县桥头村启动了“大手拉小手”的又一项目。以后我们每年的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都会把我们自己的孩子带上到当地去跟孩子们开联欢会、去家访。一方面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并希望通过我们的爱心,能够让暂时家庭贫困的孩子们不失去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大人的行为也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上还有一群需要帮助的人,去改变他们的价值观……。”

办案之余李小波律师还利用平面、电视、广播等媒体做了大量的普法工作,在平面媒体上开辟“小波律师信箱”为全国各地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用书信的方式解答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148法律援助热线也由原来的李小波律师一人负责,发展为现在的一个所的团队负责。

“在公益事业中你会发现你给他人的只是那一点点帮助,而他们在心灵上给你的那份回报已经远远超出你付出的那点价值。有人问我做这么多公益事业又搭时间又不收费,不觉得亏吗?”“我觉得钱能买来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我的收获不是只有经济价值才能衡量的。当我在社区站了一小时为社区大妈们讲了一堂普法课,获得大妈们的赞许和肯定后,这种感觉比花2000块钱买一件衣服还要快乐。我们做的那点事是微不足道的,而他们给予我们回馈的那份感激却是你承受不起的。更让我开心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着你一起走。所以,这份内心的欢娱、这份幸福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我很享受公益带给我这份幸福、快乐友谊和成长”。

后记——她的眼里全是美

李小波律师从事律师职业15年来,期间是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离开律师行业去实现自己的企业家梦想的,但面对多次机会她始终不为所动,因为,她已经爱上了律师这个职业。李小波律师坦言:“我之所以一直在律师这个行业,是因为我在律师执业生涯中找到了做人的价值,同时也已经实现了我人生的价值。律师除了运用法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外,还可以为社会的法治建设和进步去呼吁、去行动,包括为百姓的普法、提供法律服务以及在公益事业中我更找到了价值存在感,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对于我而言律师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在各个行业中,只有律师是解决所有行业问题的职业,当然这也要求律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涉猎不同行业的知识,而我喜欢挑战,喜欢探索未知的新领域,这正是我希望、我想要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只要你有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由都市走向草原,看到孩子们那阳光灿烂的笑脸,我的心是那样的纯净和美好,作为执业律师,作为律师妈妈,我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李小波律师道。

是啊!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只要你有双发现美的眼睛。笔者深以为然,今天我们也在李小波律师的人生奋斗、成长、成功的经历中汲取了很多的精神营养,与读者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