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人物 | 永不停歇的“跨栏”传奇——王志坚

2022-06-03 11:57:34 王志坚律师 法律先生 进入主页

隔行如隔山。

但隔山可以打牛!别迷信自己四年所学可构成多高的壁垒,别轻视那些所谓隔行的人,一旦他们跨行而来,即使牛逼如大牛,也容易被击倒和超越。

为何如此?在很多专业领域,站在用户的角度问一个问题:你愿意聘请一个深刻理解技术的律师,还是聘请一个很懂法律却不懂技术的律师?

触类,可以旁通!一个思维模式,总是有局限的,隔行者的优势,就在于他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

当他们打通了这两种思维方式,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思考和生命力,所寻找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所发挥出的优势,有时难以想象。

今天所讲的人物,知识背景横跨三种:数学、哲学、法学!职业也曾横跨三种:教师、企业高管、律师。

执业领域也颇为传奇:从建筑领域的领军人物,到改变方向,专攻医药健康。

2013-2019,连续7年被评为“钱伯斯”医药健康领域领先律师;2015-2019,连续5年被Legalband评为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领先律师;

他就是“跨栏高手”王志坚律师。

他是中伦文德(成都)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创下了一段又一段跨界传奇。

我们写下从业23年的他的故事,也在记录一代律师的成长轨迹,他们如何追随时代的洪流,又如何在潮头不断地翻腾!

王志坚律师


01 新中国第一代思想品德教师。


王志坚的跨界,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1980年,高考恢复的第四个年头。那年夏天,28万学子迎来了命运转折点,上大学。

当年的本科录取率仅4%,另外的305万考生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所幸,王志坚是那28万分之一里的幸运儿,他顺利的考上了重庆示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的数学专业。

本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省轻工业学校(现在的四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等数学。

这一教,就是三年。

1987年夏天,王志坚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跨界。他跳出了原来的数学领域,考入了四川大学的哲学系,学习现代逻辑学。

读研期间的王志坚

本科学数学,研究生学习哲学的王志坚,毕业后因缘际会的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思想品德老师。为了满足这门课的教学需求,他一头扎进了法”海“。

1990年,我国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次在各大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其中,就包含一年的法律基础课。

为了教好只有一本教材的法律基础课,王志坚买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14本法学教材,深度、体系化的自学了法律。

没想到,这次的无心插柳,却也成为了进入法律行业后的木秀于林。


02 第一桶金。


1995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只有400多元,那时候,王志坚拿到他的人生第一笔奖金是:6万。

这还得要从邓小平的南巡说起。

王志坚原本打算在1992年出国,他正着手外语考试(又是一项跨栏),为出国进一步寻找发展机会做准备。

这年春天,邓小平巡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城市。南巡过后,全国上下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的一番话,让敏锐的王志坚察觉到发展的契机。他放弃了一成不变的教师工作,也放弃了出国寻找机会的想法,进入了成都市委财贸办公室所属房地产公司,任经营部经理。

随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房地产热。

关于这场地产热,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一次采访中有所提及:“那时候的现象,这块土地你拿到手了,你还没开发呢,半年你再转出去,已经100%的利润。”

偏安西南的成都,虽然没有东南沿海城市那么狂热,却也多少拍起了房产热的浪花。

90年代的成都市中心街景


一时间,几乎所有房地产公司大量征地搞建设。

但疯狂的征地潮也埋下了诸多隐患。他所在的这家房地产公司,就因此卷入了一场艰难的官司中:标的4000多万。

整个公司的注册资本两千万,案件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作为公司的经营部经理,既有高学历又懂法律的王志坚,义不容辞的承担了配合律师诉讼的责任。

这起案件从四川省高院一直打到了最高院,代理律师换了好几茬。作为公司方代理人的王志坚,全程跟进直到胜诉。

而他所做的事情,也完全超乎了一个经理或案件跟进人的职责,他一边与律师沟通,配合律师工作,一边根据自己自学的法律知识整理材料。

整个案件下来,他整理出了案件的所有证据目录、57个附件材料、长达21页的答辩状——一个甲方代表,结果比代理律师都要勤奋与刻苦!当然,案件能够胜诉,这些材料功不可没。

1995年由王志坚整理的答辩状


为了奖励他的付出与成果,公司直接拿出了6万元。6万元!意味着什么?当时的玉林路的高端商品房,也不过是1500元/平米。

在人均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时代,这是他依靠法律掘到的第一桶金。那时,他还不是律师。

但这一桶金,让他人生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对案件抽丝剥茧,能够给智力带来很美好的吸引力,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不尝试做别的呢?1995年,周星驰拍了《大话西游》,而王志坚开始了事业上第3次大跨界!


03 从企业管理者到法律人。


那时候,他没有直接选择做律师,而是做了另外一个职业:法务。1995年,王志坚进入了医药行业: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任策划部法律组组长,先后担任董事会秘书、总裁办副主任、市场研究部经理。

他不仅需要参与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法律风险进行把控,与专业的律师对接。

这时,他的角色还主要是企业和律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1996年,王志坚以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他一边参与企业管理,一边办理企业内部案件。

直到2001年,他开始了人生的第4次大跨栏!做专职律师,并参与创办了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几年之后,他再次参与创办了北京中伦文德(成都)律师事务所。

正式进入律师行业后,他差异化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从业经历凸显出了优势。加上他极善于学习和总结,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先律师。

钱伯斯与legalband颁发的获奖证书


连续七年被评为“钱伯斯”医药健康领域领先律师;连续五年被legalband评为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领先律师(团队被评为了领先律所);

四川省优秀律师、优秀专委会主任;现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药学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理事 /副主任……

此外,他还写了《药品管理法规体系纵览》、《新旧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比较》、《专业化是中国律师发展的必然趋势》等15篇关乎医疗、房产、律师三个行业的著作。

跨界的知识背景和从业背景,让他能不断的转换思考的角色。最重要的还是他对法律行业的思考。

王志坚律师参加医改新政论坛


04 用3种思维模式思考的律师。


数学使人精确、逻辑学(哲学)使人严密、法律让人讲规则,三种不同的思维,交汇融通,构成了王志坚律师独特的优势。

对数字的敏感,使他能很快的发现案件中存在的数据错误,逻辑学的缜密使他对证据链条的把控格外严谨。

在他看来,企业管理和教师的从业经验,也让他更清楚企业和当事人更需要什么样的律师,如何有技巧的去说服法官和当事人。

他把这些经验和技巧归纳成了对行业的思考。

他认为,律师的专业化分法律专业化和行业专业化两种。作为行业专业化的律师,还需要具备专门领域的知识经验,掌握专门领域的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业趋势发展,行业热点、难点的敏锐洞察力。

近年来,他持续关注医药企业营销、医药行业的财税合规的法律服务,并对企业进行培训。

在我们的谈话间隙,王志坚律师便收到了中国行为法学会的邀请,担任嘉宾分享“两票制与流通整治下的药企法律风控”。

王志坚律师受邀讲课


他认为,律师如果没有对某领域的整体深入把握,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专业律师。

有的律师可能不赞同这个说法,因为他们在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没有这种感觉。这不仅因为客户没有要求这样的服务,还因为其实他们无法提供这些服务。

他认为,律师联合会计师、税务师、咨询管理和业界其它专业人员以及投资基金等等,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正在应运而生。

专业律师凭借在专业领域长期的打拼和法律人的特质,有时对行业的把握甚至会超过行业内的很多人,使得律师非常有可能在提供整体方案时成为重要参与者,甚至领头人物。

王志坚律师受邀参加首届中国“AI+“创新创业峰会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的时代,医药行业新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律师在其初创阶段就整合其它专业人士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匹配风投资金,最后主导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

这样的商务律师不更能实现律师的自我价值,更有成就感吗?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行业跨界合作的虚拟化律所的概念。

他认为,未来的律所将会引入跨行业人才,让律师能够更专注于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将来,品牌宣传、案源谈判、法律科技、行政工作、客户管理这些事物都可以交给其它行业的专业人才,实现了跨界合作,才能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发展。

这些变革,要仅靠律师自己人来推动是很难的。如何推动这些变革,则正是王志坚律师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正在尝试的事情。

也许,这种思考,会让他有5次大跨越!我们希望,他的尝试,会增加古老的法律行业更多的可能性。

跨行者来,他是为了超越!

超越传统,也超越自己。我们记录下他的轨迹,不仅是为这个行业纪录每一次变革的历史,也在为那些勇于改变的人喝彩:

他们充满勇气,他们充满热情,纵使已经是从业23年的“老前辈”,但在时代的浪潮之上,他们仍然是冲浪的少年!

古老的行业,需要这样的“少年”!